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歷年核心考點: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1.《學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于戰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是中國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2.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一書中。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這種教學方法又稱為“產婆術”。
4.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5.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論著作是古羅馬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又稱《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
(二)教育學的創立階段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被譽為“教育學之父”,深受人文主義精神影響.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
1632年夸美紐斯發表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
法國思想家盧梭的代表作是《愛彌兒》。
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第一,提出“白板說”。第二,主張紳士教育。
1806年,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赫爾巴特也被譽為“現代教育學之父”。
美國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第一,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第三,主張“在做中學”。第四,學校即社會。第五,提出五步教學法:創設疑難情景一確定疑難所在一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一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一驗證這個假設。
以上即為《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歷年核心考點: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全文,更多資格證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QQ群597316387,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