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情緒的發展(二)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一、從幼兒情緒和情感的進行過程看
從幼兒情緒和情感的進行過程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三個主要特點:
1.情緒和情感不穩定
幼兒情緒和情感是經常變化和不穩定的,甚至喜怒、哀樂兩種對立的情緒也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互相轉換。
2.情感比較外露
幼兒初期,幼兒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幾乎不加控制或掩蓋。
3.情緒極易沖動
幼兒常常處于激動的情緒狀態,他們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沖動。這種現象在幼兒初期尤為突出。
二、從幼兒情緒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從幼兒情緒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斷增加,情感不斷豐富
到上學前,幼兒已經具備了各種重要的情感體驗,并表現出對周圍現實多種多樣的態度。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質逐漸變化,情感日益深刻
幼兒社會性需要的發展是與幼兒認識事物的發展相聯系的。有些能引起較小幼兒情緒體驗的事物,對較大幼兒則不起作用了;反之,較小幼兒不關心的事物,則能引起較大幼兒的情感體驗。
三、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看
2歲左右時,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萌芽。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它是在掌握道德標準的基礎上產生的。對于幼兒來說,掌握道德標準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較復雜的過程。
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后,特別是在幼兒的集體生活中,隨著兒童掌握了各種行為規范,道德感也發展起來,小班幼兒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個別行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評價而引起。中班幼兒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可以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中班幼兒不但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對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產生明顯的情緒體驗,因此,中班的孩子愛告狀。
同時,學前兒童的羞愧感或內疚感也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羞愧感從學前中期開始明顯
地發展起來。學前兒童對自己出現的錯誤行為會感到羞愧,這對學前兒童道德行為的發展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美感
美感是人對事物審美的體驗,它是根據一定的美的評價而產生的。兒童對美的體驗也有一個社會化過程,它受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的制約,受社會的審美評價標準而影響。美感的發展和道德感的發展關系非常密切,凡是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都能夠引起心靈美的體驗;反之,則使人產生丑惡、厭惡之感。
(三)理智感
理智感是與幼兒的認識活動、求知欲、解決問題、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內心體驗。幼兒會說話之后,其求知欲開始日益發展,好奇心更為明顯地表現出來,求知欲的擴展和加深是幼兒理智感發展的主要標志之一。
對一般兒童來說,5歲左右這種情感已明顯地發展起來,突出表現在幼兒很喜歡提問題,并由于提問和得到滿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歲幼兒喜愛進行各種益智游戲,或所謂“動腦筋”活動。
【試題示例】
1.【單選】爸爸媽媽在看電視時,高興地笑了出來,旁邊搭積木的寶寶看到了也跟著笑了起來,這一現象反映幼兒情緒具有( )。
A.社會性 B.沖動型
C.傳染性 D.深刻性
1.【答案】C
【解析】爸爸媽媽在看電視時,高興地笑了出來,旁邊搭積木的寶寶看到了也跟著笑了起來,這一現象反映幼兒情緒被父母傳染了。故本題選C。
2.【單選】幼兒對禮物不喜歡,但也會表現出喜歡的情緒,是因為情緒的( )。
A.豐富性 B.深刻性
C.自我調節性 D.虛偽
2.【答案】C
【解析】題干中幼兒對不喜歡的禮物也會欣然接受、表現出喜歡的情緒,說明幼兒學會了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即情緒的自我調節性得到發展。故本題選C。
3.【單選】小班幼兒打針感到疼時,便大聲哭喊;而到了大班打針時雖然感到疼,但由于認識到要學習解放軍叔叔的勇敢精神,能夠含著眼淚表現出笑容。這說明了學前兒童情緒發展的一般趨勢是( )。
A.情緒的自我調節化 B.情緒的豐富化
C.情緒的社會化 D.情緒的深刻化
3.【答案】A
【解析】情緒的自我調節化包括:沖動性減少、穩定性提高、從外露到內隱。題干中大班孩子打針時雖然很疼,但是心里想到解放軍叔叔的勇敢精神,能夠含著眼淚表現出笑容,體現了對自身情緒的調節。BD兩項指的是情緒與感知覺、記憶、想象等方面的聯系。C項指的是情緒與人際交往、社會性發展的聯系。故本題選A。
以上即為《幼兒情緒的發展(二)》全文,更多資格證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QQ群597316387,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