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八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一、選擇題(本文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人是教育的對象》的作者是( )
A.裴斯泰洛齊
B.烏申斯基
C.斯賓塞
D.福祿倍爾
2.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的歷史時期是( )
A.原始社會
B.古代社會
C.近代社會
D.現代社會
3.課外校外教育與課內教育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 )
A.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規范的
B.師生共同參與的
C.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進行的
D.學生自愿選擇的
4.智育為其他各育的實施提供了( )
A.方向保證
B.精神條件
C.物質基礎
D.認識基礎
5.班主任對團隊組織起( )
A.領導作用
B.主導作用
C.組織作用
D.指導作用
6.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現場教學
C.復式教學
D.個別教學
7.在以下四種教學方法中,哪一種為教學的輔助方法(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演示法
D.練習法
8.我國第一次規定男女同校。廢止讀經,并且充實了自然科學內容,將學堂改為學校的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壬子癸丑學制
C.癸卯學制
D.壬戌學制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視( )
A.陶冶教育
B.實際鍛煉
C.榜樣示范
D.品德評定
10.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內容
D.德育力法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古代社會的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教育。
12.義務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階段,具有強制性。
13.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尊師愛生、______和______。
14.品德評價法主要包括獎勵、______和______三種具體方式。
15.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有______法和______法
16.第一個從理論上論證了班級授課制的教育家是______。我國最早于清朝末年在北京設立的______開始采用班級授課制。
17.教師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即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_____計劃和______計劃。
18.學業成績評定的兩種記分法是______記分法和______記分法。
19.社會教育的途徑主要有:①社區的影響;②______的影響和______的影響。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0.德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21.怎樣評價一堂課?
22.德育有哪些途徑?
23.人的全面發展與全面發展教育之間的關系應怎樣正確理解?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24.試論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5.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題多解"的現象,這種思維的類型屬于( )
A.發散思維
B.集中思維
C.形象思維
D.形式邏輯思維
26.再認能力的最佳年齡研究表明,青少年對詞的再認高峰期是( )
A.小學高年級
B.初中時期
C.高中時期
D.大學時期
27.下列哪一項屬于個性傾向性的內容( )
A.需要、動機、興趣
B.需要、能力、性格
C.動機、能力、性格
D.能力、氣質、性格
28.人在遇到突發事變時表現出來的急速而緊張的情緒狀態是( )
A.激情
B.恐懼
C.應激
D.熱情
29.下列哪項是表示能力的水平差異( )
A.智力落后
B.大器晚成
C.早慧
D.中年成才
30.性格是個性心理的核心,它是人對客觀現實的( )
A.穩定態度
B.習慣化行為方式
C.穩定的態度與習慣化行為方式
D.能動反映
31.心理咨詢中的電話咨詢屬于哪一項( )
A.直接咨詢
B.小組咨詢
C.間接咨詢
D.面談咨詢
32.一切較高級心理活動產生的基礎是( )
A.思維
B.記憶
C.回憶
D.感覺
33.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鐘表,它都是圓形的,這是知覺的( )
A.大小恒常性
B.顏色恒常性
C.形狀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34.動機是指( )
A.個體在生活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內心狀態
B.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驅動力
C.通過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
D.個人對認識和探究活動的一種傾向
六、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18個空,共18分。請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35.在解決問題中,通過了解其他事物的發展變化,憑借______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的現象叫______。
36.記憶是人腦對______反映的心理過程,是人腦______的功能反映。
37.聯想是指人們在事物之間建立了______,由一事物就會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它是回憶的______。
38.情緒是情感的______;情感是情緒的______。
39.健康不僅使人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體格方面、______和______的完善狀態。
40.多種能力的有機結合就是______,______的高度完善與創造性發展就是天才。
4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______功能;信息整合、加工功能;______功能;調節、監督功能和預測與預見功能。
42.需要按照起源進行分類??煞譃開_____(也稱天生的需要),和______(也稱習得需要)。
43.感覺是______對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的______的反映。
七、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4.意志行動有哪些基本特征?
45.青少年性格發展有哪些特點?
46.什么是激情?如何控制人的激情?
47.簡述人的個性傾向性的結構成分。
八、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48.教師怎樣培養育少年的高尚情感?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C 4.D 5.D 6.C 7.C 8.B 9.C 10.A
二、填空題
11.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12.初等教育初級中等教育
13.民主平等教學相長
14.懲罰操行評語
15.演示參觀
16.夸美紐斯京師同文館
17.單元課時
18.百分制等級制
19.各種校外機構大眾傳播媒介
三、簡答題
20.德育任務,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培養學生初步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德育的首要任務。教育學生擁護中因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立志為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奮斗。
(2)引導學生逐步確立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學校要通過德育為學生奠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正確認識世界,養成尊重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還有一個建立科學的革命人生觀問題。
(3)逐步使學生養成社會主義基本道德、法紀觀念和文明行為習慣。使學生從小就逐步形成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國民公德。養成誠實、勇敢、謙虛、助人為樂等優秀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
(4)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質。學生的品德心理結構,一般是由品德認識、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為等因素構成的。學校德育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這些品德心理因素,并做好品德心理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個性心理的教育工作。
21.評價一節課,要看能否達到上好課的基本要求。一般說來,上好課有七點基本要求:
(1)教學目的明確。一堂課要干什么,以什么為中心組織教學,首先決定于教學目的。
(2)內容正確。這是對教師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必須保證教材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3)結構合理。一堂課有它的組成部分和時間分配,組織合理,結構緊湊,一張一弛,要有高度的計劃性。
(4)方法恰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要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年齡特征,選擇教學方法。
(5)語言藝術。生動性、準確性和形象性,是對教師的語言的基本要求。抑揚頓挫,富于情感,帶有幽默性,才能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
(6)板書有序。字跡要規范化,大方,看得清楚。板書的內容要突出重點,脈絡清晰,過程完整,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7)態度從容自如。教師教學應當充滿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輕松自如,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22.德育有六大途徑:
(1)教學。應當注意,這是德育的主要途徑;
(2)社會實踐活動。這一途徑,有利于學生進行實際鍛煉;
(3)課外校外活動。這一途徑,開拓了學生的活動領域,密切了與社會的聯系,有利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4)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5)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治學習;
(6)班主任工作。這是德育的一條特殊途徑。
23.人的全面發展是指教育目的,回答把學生要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全面發展教育是指教育內容,回答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要對受教育者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答題提示:不能把全面發展理解為"平均發展",并不抹殺個性。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
四、論述題
24.我們首先看到,知識不等同于智力。知識是一種經驗系統;智力通常被看做人的綜合認識方面的能力,所以。這二者之間不是一回事情,學生知識的多少并不能標志他智力的高低。
其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條件和基礎。這是因為知識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的工具,他們只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去認識世界。學生智力的發展過程必須依賴于知識的掌握。反之,智力又是掌握知識的前提和結果。有了較高的智力,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快,理解力強,能更好地接受知識,發揮創造性,提高學習效率。
在歷史上,形式教育論者主張,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訓練學生的思維形式,知識的傳授則是無關緊要的;實質教育論者主張,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對實際生活有用的知識,至于學生的認識能力則無需特別訓練。顯然,這兩派的觀點是片面的,因而是錯誤的。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之間是一種辯證統一關系,相輔相成,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知識可以轉化為智力。根據這一規律,我們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智力的開發。
五、選擇題
25.A 26.B 27.A 28.C 29.A 30.C 31.C 32.D 33.C 34.B
六、填空題
35.聯想原型啟發
36.過去經驗積累經驗
37.聯系基礎(或主要形式)
38.外在表現本質內容
39.精神方面社會適應方面
40.才能才能
41.選擇保持
42.生理需要社會需要
43.人腦個別屬性
七、簡答題
44.(1)有自覺的行動目的。 (2)以隨意運動為基礎。 (3)受意識能動調節與支配。 (4)要克服內外困難。
45.青少年性格發展的特點表現為:
(1)少年期的性格特點: ①自我意識的發展:少年對自己的認識首先是有了成人感;其次,對自己的評價與對他人的評價能力發展起來; ②以行為支配和調節的獨立性增強,并有對抗傾向; ③道德理想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
(2)青年期的性格特點: ①自我意識的高度發展:青年對認識和評價自我充滿了濃厚興趣;自尊心增強; ②行為的目的性更明確,獨立性、自制力和堅韌性進一步增強; ③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與發展起來。
46.激情是一種爆發性的、強烈而短暫的情緒狀態。人在激情狀態下,不能用理智約束自己的行為??刂萍で榈谋l應做到以下幾點:
(1)盡力保持理智、頭腦清醒,逐漸緩解激烈情緒;
(2)依靠意志轉移注意力,減弱激情爆發的程度;
(3)采用藝術升華、合理釋放的方式;
(4)加強自身修養和意志力鍛煉,養成冷靜處事的習慣。
47.(1)需要是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積極性的源泉;
(2)動機是發動、維持活動,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3)興趣是人積極活動與認識事物的傾向性;
(4)理想、信念和世界觀,是個性傾向性的集中表現
八、論述題
48.首先,幫助青少年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受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和支配。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會有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具有高尚的人生價值觀的人,胸懷大志,豁達大度,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有持久不衰的、巨大的熱情和忘我的獻身精神。因此,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感,就必須把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端正思想認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次,通過多種途徑,豐富青少年的情感體驗。
(1)提高思想認識覺悟,不斷豐富情感觀念。通過專門的課程(政治課、品德課)的教學,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富有表情的講解,使道德觀念深入淺出,讓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對道德觀念的頌揚與譴責形成鮮明的對比;形成積極的集體輿論,即使青少年學生的情緒情感互相感染,又能誘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2)充分利用藝術作品與生動的實例進行形象教育,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情感共鳴。青年學生喜歡文藝和影視作品,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著它的影響,并把作品中的人物的典型特征作為模仿對象。生活中涌現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美好情操、崇高品德及獻身精神,最能激發青少年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獲得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有目的地指導青少年閱讀、欣賞文學藝術作品,陶冶他們的高尚情操。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青少年的健康的情感體驗不斷鞏固、概括和深化,形成穩定而深刻的情感體驗。
以上即為《湖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八》全文,更多安徽教師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安徽教師考試交流QQ群251776608,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招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