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七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出現的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其作者是( )
A.昆體良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蘇格拉底
2.教育心理起源論的創始人是( )
A.利托爾諾
B.孟祿
C.涂爾干
D.沛·西能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反映對人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是( )
A.環境
B.教育
C.遺傳
D.社會活動
4.經常被人稱為危機期的年齡階段是( )
A.幼兒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5.因材施教原則針對的( )
A.天才兒童
B.后進生
C.特長生
D.每個學生
6.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目的以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是在( )
A.1958年
B.1982年
C.1990年
D.1995年
7.課外校外活動經常在教室和校園以外開展,是為了( )
A.實踐課堂所學的知識
B.擴大學生活動領域
C.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
D.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8.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所必須遵循的( )
A.教學原理
B.教學程序
C.基本要求
D.教學模式
9.我國中小學生主要應用的教學方法是( )
A.講授法
B.演示法
C.練習法
D.談話法
10.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變化的根本( )
A.目標
B.途徑
C.動力
D.內容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社會意識形態對教育的主要影響,一是表現在______上,二是反映在______。
12.課程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科以及目的、內容、范圍、______和______的總和。
13.陶冶教育主要有人格感化、______和______三種方式。
14.教師的能力素養,一般包括組織教育和教學能力;______能力;______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能力。
15.教學原則是根據______和______提出的,是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16.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中的序,是指______和______。
17.品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它的內容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方面。
18.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______和______。
19.體育以______為基本內容,體育的根本任務是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0.教育的兩大職能是什么?
21.在教學中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
22.選擇德育方法的依據是什么?
2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24.試論教育如何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5.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現象,屬于下列哪項的表現?( )
A.聯想
B.遷移的作用
C.原型啟發
D.問題表達方式
26.在下列哪一項活動中,運用了再造想像( )
A.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B.科技人員研制出了一臺新機器
C.舞蹈演員編排新動作
D.建筑工人根據圖紙想像新建筑物的形狀
27.意志行動以下列哪一項為其行動的基礎( )
A.自覺地行動目的
B.受意識能動地調節支配
C.隨意運動
D.克服內外困難
28.理性情緒理論認為,引起情緒障礙的是( )
A.誘發事件本身
B.對事件的評價
C.當事人的情緒與行為結果
D.A、 B、 C都是
29.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表現了( )
A.情緒的兩極性作用
B.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C.情緒與認識的關系
D.A、 B、 C都不是
30.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
A.遺傳素質
B.環境
C.教育
D.主體活動
31.下列選項中哪項是情緒產生的基礎( )
A.生理需要
B.社會需要
C.態度
D.需要
32.通過外部分析器的活動,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個別屬性的是( )
A.外部感覺
B.感覺
C.內部感覺
D.視聽覺
33.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隨意性注意
34.按需要的性質,它可以分成( )
A.生理與社會需要
B.物質與精神需要
C.外部和內部需要
D.低級和高級需要
六、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18個空,每空1分,共18分。請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35.實現反射活動的______稱為反射弧,它由______部分構成。
36.創造想像比再造想像更為復雜和困難,具有新穎性、______、______的特點。
37.語詞是概念的______,同時,概念又賦予了語詞以一定的______。
38.高級神經活動具有______、______和靈活性三個基本特性。
39.在智力測驗中,作為測驗量表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__、效度及施測與評分的標準化。
40.心理治療傳統的三大理論體系指精神分析療法、______和______。
41.技能包括______的技能和______的技能(或技巧)。
42.知覺的恒常性包括形狀恒常性______、______和顏色恒常性。
43.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______和______。
七、簡答題(本大題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4.怎樣掌握科學的概念?
45.青少年智力發展有哪些特點?
46.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有什么關系?
47.空間知覺包括了哪些亞類知覺?
八、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48.聯系實際分析氣質差異對實踐活動的作用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A 4.C 5.D 6.D 7.B 8.C 9.A 10.C
二、填空題
11.教育觀點教育內容
12.分量進程
13.環境陶冶藝術陶冶
14.語言表達組織管理
15.教育目的教學規律
16.學科內在的邏輯系統學生的認識順序
17.道德知識道德判斷
18.基礎可能
19.身體活動增強體質
三、簡答題
20.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教育有兩大職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適應現存的生產力,作為生產斗爭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適應現存的生產關系,在階級社會作為階級斗爭的工具。
21.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啟發思維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準確地闡發了自覺思維與學習知識的關系,并據此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要求,這就是啟發性原則的來源。貫徹啟發性原則,首先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把握重點;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教學;其次、教師要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為此。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開闊視野,活躍學習氣氛,并且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認真鉆研的習慣;最后,教師要循循善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為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態度,對學習活動起著巨大作用。
22.選擇德育方法,首先依據的是德育目標。德育目標有總目標和具體目標,選擇德育方法要考慮這兩方面的要求.既要有利于學生掌握德育內容,形成相應的品德能力,以符合總目標的要求;又要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不同時期有不同側重,相應的德育方法也不同,以符合具體目標的要求。其次,選擇德育方法要依據德育內容。德育內容不同,決定采用的德育方法也必然不一樣。比如: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主要運用說服教育法;而倫理道德方面的內容則主要運用榜樣示范法和陶冶教育法。最后,選擇德育方法還依據德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應常用榜樣示范法,而少用或不用自我教育法。從個性差異上看,對驕傲自滿有虛榮心的學生,獎勵應慎重運用;而對懦弱、缺乏自信的學生,則應多表揚并給予精神鼓勵和支持,激發他們繼續進步的勇氣和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
答題提示:此題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這一問題相類似,可聯系在一起加以區別和記憶。
23.班主任要帶好班級,教好學生,必須有自己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共有五種主要工作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有效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這也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要求處理好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的關系,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工作。
(4)家庭與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統-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目的是步調一致,構成合力。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和具體活動計劃;總結一般分為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
四、論述題
24.人的發展在各個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征,對開展教育活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甚至受到某種限制。那么,教育應如何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呢?
(1)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兒童從出生到成人,其身心發展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變化過程。這就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從量變產生質變,使人的身心發展又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在每-階段,學生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會出現一些典型的本質的特征,即學生的年齡特征,這決定了教育工作的階段性,要注意教育內容上的過渡和銜接工作,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活動。
(2)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不均衡性,加強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教育。所謂不均衡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在某一時期快些,另一時期慢些?,F代科學研究發現:3歲~5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期,4歲~5歲兒童視聽覺發展到較高水平。青少年時期抓緊教育,采用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相應的方法,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
(3)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相應的變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穩定性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和階段,每個階段的變化過程和速度,大致是相同的,各階段的年齡特征也大致一樣??勺冃允侵冈诓煌纳鐣徒逃龡l件下,人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會發生某種變化。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可變性,開發學生潛能,以加速學生的發展。
(4)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是同-年齡階段中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這種差異,既可能表現在不同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發展上,也可能表現在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上,因此,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發展。
以上即為《湖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七》全文,更多安徽教師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安徽教師考試交流QQ群251776608,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招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