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面試教學設計萬能模板-《臘八粥》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臘八粥》。
根據新課標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才能從整體上安排教學,讓學生一步一學,一學一得,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科學性。因此,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臘八粥》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通過對不同節日不同風俗的描寫,旨在讓學生在明確文章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分清文章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對主要內容的詳細描述,并能讓學生在習作時抓住重點,寫出特點?!杜D八粥》一課,圍繞著臘八粥進行了兩方面的描寫。詳寫了八兒等粥、略寫了八兒一家喝粥,通過一詳一略的情節安排,為我們展現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八兒一家喝到粥的滿足。通過這樣的情節安排,讓學生學會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并能做到熟練運用。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談一談我對學情的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概括文章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但由于學生處于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對于傳統節日的知曉,往往集中在春節、中秋節等大的節日,而對于臘八節等節日卻了解甚少。因而通過本課的學習,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認知能力,能夠從節日中感受出團聚時刻熱鬧的氛圍,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準和尺度。為了能對學生全面進行培養,我將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對教學目標進行解釋。為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會認、會寫15個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學會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并能熟練運用到相應的習作之中。
3.明確臘八粥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的經典食物,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并能熟練運用到相應的習作之中。本節課的難點是:明確臘八粥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的經典食物,激發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感。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語文教學的引導者。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設置了如下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好的導入,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活躍課堂氛圍。為此我將采用問題導入的方式,開始我今天的課堂。我會先給學生播放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并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順勢引出今日內容《臘八粥》,同時書寫板書。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的認識。
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齊讀課文,解決本課生字詞,讓學生能夠做到讀通、讀順課文。
其次,我會播放錄音范讀,讓學生明確朗讀的節奏,語調以及情感態度。
接下來,我會讓學生通讀課文,最后明確文章是從八兒等粥與八兒一家喝粥兩個方面進行描寫,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初步的把握,便于后面深入研讀的開展。此時板書八兒等粥和全家吃粥。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對文章的再次閱讀,也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有效方法。通過深入研讀可以讓學生真正做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便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對主旨情感的把握。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置了以下研讀環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后,我會讓學生再次大聲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文章中對于八兒等粥和全家喝粥的兩件事,哪件事寫得最精彩、最詳細?找出來詳細解讀一下。
學生通過文章研讀也會得出:八兒等粥的事件寫得最精彩詳細。學生通過閱讀結合已有的知識水平以及教師的引導能夠對八兒等粥這件事進行深入分析,同時能夠分析出如下描寫語段:
第一,“‘要到夜里!’其實他媽媽所說的夜里,并不是上燈以后。但八兒聽了這松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急紅了”一詞,運用了神態描寫,可以形象生動的寫出八兒等粥時焦急的神態,因為媽媽說到夜里才能吃到粥,聽到此八兒有些著急;“‘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要哭的樣子很顯然是八兒聽到夜里才能吃到臘八粥故意做給媽媽看的。在此,學生能夠總結出這些語段可以看出八兒等粥時迫不及待的樣子。此時板書迫不及待。
第二,“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學時通過分析可得出,此處運用語言描寫,通過八兒與媽媽分配臘八粥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八兒對臘八粥的極度渴望的態度。正是因為熬粥等待的時間過長,八兒才通過分粥的方式來打發苦苦等待的漫長時間。此時板書苦苦等待。
第三,“栗子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腫脹了吧,花生仁吃來總該是面面的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紅棗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極了!糖若放多了,它會起鍋巴……”學生通過文本分析得出:此處運用了心理描寫,通過八兒對臘八粥美妙的猜想,反映出八兒對臘八粥的美好向往,進一步寫出了他想喝到臘八粥的急切心理。(板書:美妙猜想)
第四,“‘怎么,黑的!’八兒同時想起了染缸里的臟水。”學生明確:此處是心理描寫,因為對臘八粥的美好想象,卻看到了粥的顏色是黑的,不由得心里產生了落差,心中有些失望。此時板書親見驚異。
為了能讓學生對八兒等粥時焦急的心態有更好的理解,我會讓學生模仿八兒此刻迫不及待的心情。
2.通過以上的解讀,相信學生對八兒等粥部分已經了然于心,接下來我會順勢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關于八兒等粥的語段,并對八兒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再讀文段,能夠再次感受八兒等粥時的迫不及待的心理,并能準確分析出來:八兒是一個天真、可愛、聰明的孩子。
3.語文的教學就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為了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得更加明確,對于文章中略寫八兒一家喝粥的事件,我將以學習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樣,為了更好地深入文本,依然會讓學生結合閱讀體驗進行課文的分析。
學生討論后,我會組織學生發言,最終師生共同總結出:“雖說……,但……”轉折關系的語句,“肚子已經成了一面小鼓了”的語段以及吃不下去的半碗陳臘肉三個方面得出八兒一家人陶醉在臘八粥的甜美之中,由此來展現臘八粥味道的香甜。
此時我會趁機用多媒體展示臘八粥的圖片,讓學生結合本文再次感受八兒等待臘八粥時著急的態度以及喝到粥時的滿足。此時板書滿足愜意。
4.因為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全面的分析,接下來指定各學習小組的代表分段落對文章再次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并思考文章是如何對八兒的饞樣進行具體描寫的。
我相信學生此時會結合文本充分發散他們的思維,運用自己的想象,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分析出八兒的饞樣。臘八節高興里藏著對臘八粥的饞,聽媽媽說夜里才能吃而急紅了眼,裝出要哭的樣子,其實寫的是八兒的饞樣,對粥分配時與母親的討價還價則是將八兒的饞樣淋漓盡致得表現出來;雖然粥的顏色超乎八兒的想象,但還是吃了媽媽給的特大的棗,肚子也成了一面小鼓,這些都是八兒饞樣的體現。
5.為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我會讓學生齊讀課文,并通過多媒體播放其他傳統節日的音視頻資料,并讓學生分享此時的感受。通過這一環節的實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節日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能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的傳統節日體現的往往是孩子們的快樂、成人們的關懷。一家人團聚,共同營造節日愉快、和諧的氛圍,共享天倫之樂。
(四)延伸作業
拓展延伸環節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感悟到的新情感有更深層的認識,因而在這一環節我會組織男女生對比閱讀,對文章再次進行閱讀。
作業是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的有效方式,也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最有效的方式。為此,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我會讓學生結合今日學到的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來對自己喜歡的傳統節日進行描寫,并在下節課進行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如同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求簡潔,呈現關鍵詞,明確文章脈絡。
以上即為《安徽教師面試教學設計萬能模板-《臘八粥》》全文,更多安徽教師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安徽教師考試交流QQ群251776608,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招聘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