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招聘面試教學設計萬能模板-《長長的路》由安徽教師考試網整理發布,歡迎關注安徽教師考試官方微信(公眾號:jszycn),免費下載筆試、面試備考資料。
一、說教材
教材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因此我對教材做出了以下分析。本課選自贛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2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是通過了解生活中的透視現象,能夠運用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原理創作出一幅道路寫生作品。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掌握基本透視原理,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興致盎然的參與到美術課程中來,那么充分了解學生就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五年級的認知水平較低年級有了一定的發展,隨著知識的增長和認知能力的發展,觀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透視的知識相對抽象,難以理解,所以我將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透視現象,體會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我從以下三個維度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透視現象,能夠運用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原理創作出一幅道路寫生作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拍圖片,掌握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原理。欣賞優秀作品,了解視平線、視點和消失點的概念,結合家鄉景色,創作一幅透視準確的寫生作品。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置,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掌握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原理。
難點:運用透視規律描繪一條透視準確的家鄉小路。
五、說教學方法
基于以上對學情的分析和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對比分析法、實踐練習指導法等教學方法來展開我的教學。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道路小卡片、畫筆等。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的教學過程,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我設計了以下的六個環節展開教學。
活動一:趣味情境導入
新課程指出,在對待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上,強調合作。因此,在課程之初,我會設置名言接龍游戲,引導學生說出關于“路”的名言,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游戲,我適時總結:名言中蘊含著深刻的含義,生活中,當站在路上向前遠望,會發現路上的車、兩旁的樹,由近到遠產生了不同的視覺變化,“長長的路”究竟有哪些“變化”?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以此引入課題《長長的路》。
活動二:作品圖像識讀
圖像識讀能力作為當今美術基本素養之一,是美術審美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我將展示長廊、鐵路和公路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并提出問題:圖片中的長廊和鐵路有什么特點?公路兩旁的樹又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視覺效果?學生們通過自主思考進行回答,我進行總結: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透視的影響,寬度相同的路,在視覺上呈現出近寬遠窄的效果;路旁高低基本相同的樹,也產生了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的效果,這些視覺效果就是最基本的透視現象。
然后,我會設置“找一找,想一想”的活動,引導學生欣賞《塞夫勒街景》以及學生作品《胡同》《城市的路》思考問題:《塞夫勒街景》中與我們視線處于水平位置的一條線在哪里?學生作品中所表現的街道上景物都是怎么逐漸消失不見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得出答案后,我進行總結得出視平線是我們觀察景物時與視線同樣高度的一條假想的水平線。
接著,下發“道路小卡片”,請學生們通過動手畫一畫,看一看思考問題:小卡片中的道路消失于哪個地方?順著這個消失的地方畫一條直線,你們發現了什么?通過此活動加深對視平線、消失點的理解。
活動三:技法表現探究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感受透視的相關知識,我以“校園小路”為例,進行示范:首先觀察“校園小路”的照片,提煉出畫面中的透視現象;其次,確定畫面的視平線和消失點,進行畫面構圖;接著,采用線、色結合的形式,表現道路、路燈及樹木等;最后,調整畫面細節,完善場景。通過示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便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活動四:美術創意實踐
美術課程同樣具有實踐性。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將布置以“家鄉的小路”為主題的創作,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透視知識,畫一畫鄉村的小路或城市的街道。在學生實踐練習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從透視原理、透視元素和表現技法等方面指導學生。
活動五:多元展示評價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我會設置“家鄉小路風采展”的活動,請學生代表分別上臺展示作品,并從透視現象、透視元素、畫面效果以及創意等方面評價作業。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給予及時的反饋與總結,以鼓勵肯定為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的環節設置不僅評價了學生的作品,還關注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重結果”的同時更“重過程”的理念。
活動六:小結升華作業
不知不覺中課程已接近尾聲,在課堂即將結束之際,我會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透視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學生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勤于思考,去提煉生活中的美術現象,通過情感升華給學生不同的藝術感受。同時布置課后延伸作業:課后嘗試運用透視的原理去繪制房間一角。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能夠深化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的板書如下:
以上即為《安徽教師招聘面試教學設計萬能模板-《長長的路》》全文,更多安徽教師考試動態和學習資料歡迎加入安徽教師考試交流QQ群251776608,并關注安徽教師考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oroln.com/(安徽教師考試網)
關鍵詞:教師招聘面試